奢侈品购物平台 Farfetch 今春独家介绍时尚潮牌 Faith Connexion 时,引用了 Paris Is Burning 这部纪录片的片名来形容巴黎国际成衣展的盛况。于是我找来这部二十多年前的片子观摩,竟发现如今存在于主流流行文化中的不少词汇和行为,都根源于这部纪录片中所反映的80年代纽约 Harlem 区黑人同志群体的地下文化。

Jennie Livingston,美国知名电影人,以其作品对身份认同、阶层、种族、死亡、性与性别的关怀著称。代表作 Paris Is Burning 获1991年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最佳纪录片。

作为电影人 Jennie Livingston 最负盛名的作品,Paris Is Burning 堪称酷儿电影在纪录片这一类别中的里程碑之作,无数次被观看,被讨论,陷于争议又被模仿致敬。

Black, male 和 gay,影片一开始便揭示了这个群体立足于世间的三重障碍,饶是如此,他们仍以自身不竭的生命力,发展出 voguing 舞种等文化攻入主流文化圈。若你对 drag queen 有所涉猎,应当知道 read, shade, realness, category 等词汇,而影片正是以这一系列的「黑话」为小标题,借由这群地下文化弄潮儿之口,来完成语词的阐释与演绎。

image@2x

Ball 是这个群体最为重要的活动,是全片的焦点所在。它的字面意思就是舞会,在这里特指80年代美国黑人同志社区的一种活动,人们置办衣衫,涂脂抹粉,聚集在 ballroom 来开展「比赛」,比赛分成多个类别,涵盖走秀、舞蹈等形式,由评委逐一打分,判定各类别获胜者的归属。若说 football、basketball 是令直人癫狂的竞赛,那么 ball 就是 gay 的盛装嘉年华,在这里,他们不必将自己的同志身份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地展示自我,展示美丽与妖冶,欲望与梦幻。

Realness 是 ball 里面主题拟定和打分判定的重要依据,字面意思是真实、真切,比如 school realness,就要从服装到步态,尽一切可能体现「学校」这一主题,演绎出自然而然的场景感。借助这种角色扮演,同志群体可以抒发自己对不同生活的理解和感情。比如 executive realness,即职场精英主题,囿于黑人同志的社会阶层,他们基本不可能亲历华尔街职场精英的生活,但在 ballroom 里,他们可以假装自己便是美国梦的 sterotype:白皮肤、富裕、西装革履,流连于香槟、咖啡与雪茄的滋味。这活灵活现的表演里流露的,可以是艳羡已久后的梦想成真,也可以是洞察一切后的戏谑嘲讽。

House 则是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概念,即「家族」。有别于基于血缘关系的家族,这里的家族多由负有盛名的 ballroom 赛事常胜者创办,靠着相近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情感联结来维系。Ball 名义上是「竞赛」,实际上被视作 house 之间的「战争」更为确切。新手为了获取加入某个心仪 house 的门票,老手为了自身 house 的荣耀,都会在 ball 上一斗芳菲。被父母厌弃、抛弃,乃至无家可归的同志,通过 house 寻得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这种支持让他们忘却了过往只给他们带来屈辱的本姓,转而用 house name 作为他们现在的 surname。「I’m a LaBeija / Ninja / Xtravaganza / St. Laurent / Pendavis…」这样的「家族宣誓」里流露出的骄傲,甚至无需通过语言,只需观摩他们在 ball 上的一举一动,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能体会到。

Read 和 shade 大概是酷儿亚文化里最为人熟知的两个词了。Read 意思是抓住对方缺点开展的精准吐槽。不同于充满敌意的谩骂,read 常常是聪明且幽默的,能够消解紧张的氛围,让被 read 的人也跟着一起发笑,折服于话语里的聪明机智。Shade 则是一种隐蔽的斗争,话里藏着话,套用片中 Dorian Corey 的经典阐释,「Shade is … I don’t tell you you’re ugly, but I don’t have to tell you because you know you’re ugly.」Throw a shade 就是进行 shade 的动作,而形容词 shady 被用于形容这样的话语。

Shade 并不拘于语言,voguing 就是一种起源于用肢体动作 throw a shade 的舞蹈。在 ball 上光凭扮相难分伯仲的竞争双方,常以 voguing 斗舞来较量。Voguing 的名字取自时装杂志 Vogue,因其舞蹈动作多是杂志模特 pose。因 Madonna 一曲 Vogue 一炮而红,voguing 打入主流流行文化的视野。Madonna 在 Vogue 里的几个标准动作,学自 House of Ninja。Voguing 之父便是当时 House of Ninja 的「族长」Willi Ninja。他将自己的家族命名为 Ninja,是取忍者来去自如、迅捷如风的飘逸之感,而他本人对 voguing 舞蹈的精神造诣和淋漓演绎,也确如这个家族的名字一般,干净利落,让人折服。

image@2x

片名 Paris Is Burning 来自 Willi Ninja 在片中的一段独白:「I want to take voguing, not just take it to Paris Is Burning, but to the real Paris, and make the real Paris burning.」他希望 voguing 的生命力不被局限于这部以「巴黎在燃烧」为名的纪录片,而是升堂入室,来到这群纽约漂泊者心目中的美丽旗舰——巴黎,让巴黎也为之燃烧。巴黎在这里不再是地图上的一座超级大都会,而是集世界、光明、时尚、希望、梦想、美丽、名望、富有、权力等一切美好语词于一身的代称。而燃烧,则意味着这群舞者深掘自己的生命,用口头的和肢体的语言,去撼动那个集合众美之美的「巴黎」,让世界知道这「巴黎」并不是所谓白人上流社会特辖之禁脔,他们的生命、他们的表达在此理应有一席之地。

肉豆蔻含有肉豆蔻醚,能够产生兴奋及致幻作用,曾被生活于欧洲及美洲的黑奴用以逃避现实,暂享极乐。

80年代末的纽约,同志群体生活在艾滋病的威胁和社会的歧视之中,ballroom 之于这些人,正如致幻的肉豆蔻之于他们的黑奴祖先,是苦中作乐的路径。在这里没有刻板的性别和性向,每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性别:男性、女性抑或是 gender-fluid;自由地选择装束:男装、女装、中性;自由决定是否服用性激素来改变外表。这个社群因其隐蔽与卑微,而对多样性有着最大的包容度,大家一起争奇斗艳,自娱自乐,热热闹闹中真真正正成为在直人社会无法成为的 somebody。

可是这自成一派的地下文化营建者内心,同时也在仰慕着主流直人社会里的幸福。美丽动人的 Octavia St. Laurent,去参加模特选秀,拍性感写真,试图一鸣惊人,倒也同时在梦想着「live a normal, happy life」,有一个爱人并领养孩子。娇小玲珑的 Venus Xtravaganza,更是直截了当地说自己最羡慕的,就是那种被宠坏了的有钱人家白人女孩儿,梦想着身着白婚纱在教堂里结婚。他们的骄傲并非固若金汤,ballroom 里再如何光彩照人,获奖无数,也经不起岁月的磨蚀,和主流眼光下「幸福生活」的召唤——他们终究要面对衰老、贫穷、孤独和失控,要为自己找寻终极的慰藉和依托。

而 Dorian Corey 和 Pepper LaBeija 作为大龄同志的代表,就没有年轻人的这种焦虑。阅历深厚的他们,似乎洞察了美丽与年龄间的微妙关系,在 ballroom 中以分寸感十足的扮相和娴熟有余味的舞姿取胜,告诉观众 drag queen 也可以是毕生经营的事业,old drag queen 才不是什么破落与悲惨的同义词。Pepper 更是以其多年经营 LaBeija 家族的行动,诠解了何谓 lengendary。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扶植成为明日之星,将 ballroom 文化传承下去;参与时装设计和模特培训,筹措营建新的 ballroom 场地,让 ballroom 里的精彩回灌主流时尚圈。如此的事业,足以穷尽一个人的一生,也足以缔造传奇。

但命运总是遵循马太效应,并不会往这些性少数群体贫瘠的土壤里多给哪怕一滴水。Venus Xtravaganza 梦寐以求的变性手术经费尚未筹措到位,她便死于谋杀,尸体四天后被人发现于一座不知名的小旅馆,凶手至今不明。大多数 ballroom 里光彩照人的 rising star,身上的衣服其实是偷窃所得。若要调查他们的经济来源,则大都是性工作者,或者是从事其他非法的交易。纪录片明媚而富于理想主义的基调,并不能掩盖主流社会对他们而言的残酷不仁。他们在密闭的 ballroom 里创造的 spectacle,在外界一些个直人看来却是 boring 之极,一文不值。壮丽的地下景观,不过聊以自娱;输出到主流流行文化中的元素,慢慢地也被人忘记了源流所在;更为伤感的是,ballroom 文化绝非线性进化,和任何一种亚文化一样,都要面对社群的迁变,资源的衰减,兴趣的转移等迫切的现实问题,时至今日,还能否保有当初的鲜活与炫魅?

image@2x

纪录片里用理想主义明媚色调凝结的,是那个时代同志圈里最精华的光明面,在耀目的同时,难免让人作一往昔与今日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因人而异,在我这里,是有些喜忧参半的。可喜的地方自然是在一代代人的奋争下,对性别的理解,对性向的宽容正在进步。而忧虑的部分,则无关性别性向,是这个物欲化消费主义时代里的人们面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繁华灿烂时必然生发的普遍失落。人际关系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发达而趋于亲密,社交 App 被用于解决性与物质的需求,同时也让人更羞于吐露心声。Pride 游行、性少数题材影视等 spectacle 的制造越发商业流水线化,无可避免地进化成「粉红经济」,在经济规律指挥下缺失了当初地下亚文化时期的新意、诚意。同志社群在经历着内卷化危机,也即陷入没有实际发展的增长,依赖固有经验的拷贝扩张来勉强维持。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 Clifford Geertz 的著作 Agricultural Involution。据 Geertz 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Willi Ninja 的后人确乎可以轻松飞到地图上的巴黎,在时装之都表演他们引以为傲的 voguing 了,可是观众早就不是懂行的 ballroom player,而是怀着猎奇与娱乐心态的一双双无聊看客的眼睛,垄断媒体资源与主流话语权的依旧是上层社会人士。Voguing 舞蹈与 Synth-Pop 音乐一道变成了复古眼光下的80年代怀旧景观,仅供茶余饭后消遣消遣,抑或是采样用作新的流行物的边角料。80年代的外部环境对同志而言固然是压抑的,是沉闷的,可是社群文化内部创生的衣香鬓影,飞舞流光,反映的是如今已然难再看见的生命之创作力;而当年的聪慧与温情,幽默与风度,又是如今鲜少人拥有的好态度。快节奏的互联网社会,人类恨不能脑后插管刺激多巴胺分泌来获取源源不竭的快乐,又哪有时间去沉浸在曾经的美的范本,思索和雕琢属于新时代的新形式呢?Paris Is Burning 里那个集合了众美之美的「巴黎」是否依然是同志群体的普遍追求,都不得不打上一个问号。

当下的我们是否离「巴黎」愈行愈远?这是二十多年后回望这部片子时生发的新的问题。



Photo Source: Wikipedia